“沐心警務”加碼 解鎖“平安密碼”——四川沐川公安打造“沐心警務”深耕善治品牌
沐川縣地處樂山市南大門,森林覆蓋率達77.34%,被譽為“天然氧吧”“綠色明珠”和“竹子之鄉”,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。農村地區地廣人稀、村民以山灣聚居,留守人員多為"“一老一小”,村莊里“空心化”現象較為嚴重。近年來,沐川公安局圍繞“沐心警務”深耕善治品牌,以派出所主防為中心,以建設為核心,以黨建引領夯主心、預防警務換民心、主動警務暖人心、踐行楓橋筑實心、鄰里守望安民心部署推動工作,打造了“沐楓而行,心心相映”的“沐心警務”多警融合治理品牌,因地制宜在城市建成運行中心城區聯勤警務站,在住宅小區創新“小區警務”,在鄉村山灣吹響“平安哨”,實現“一村一警”全覆蓋等,讓“空心山村”有了“實心警務”,群眾有事在家門口就能找到警察。
8月的一個清晨,天色微明,沐川縣利店鎮桂香村,一道黑影鬼鬼祟祟地穿梭于林間。不多時,他便悄無聲息地來到一處配電房外,從配電房外墻狹窄的通風口鉆入,隨即傳來叮叮當當的金屬敲擊聲。
嘀嘀嘀!發現可疑聲響的“山灣平安哨”哨長吹響了警戒哨。聽見哨聲后,桂香村村警、附近村民立即向哨聲處集結,將正在配電房內實施盜竊的犯罪嫌疑人抓獲,并配合趕赴現場的民輔警將其帶回派出所接受詢問。
這是沐川縣公安局“山灣平安哨”的一次實戰運用,“鄰里守望,全民參與”的社會治理形式讓當地群眾安全感滿滿。
近年來,沐川縣公安局聚焦深耕善治,緊緊圍繞“派出所主防”這一核心,突出以黨建引領夯主心、“楓橋”創建筑實心、主動警務暖人心、預防警務換真心、心心相守安民心,打造“沐楓而行,心心相映”的“沐心警務”多警融合治理品牌,實現了啟良心、存善心,糾偏心、去戾心的目的,達到了去空心、存實心的成效,讓沐川縣的“空心山村”有了“實心警務”。
黨建引領夯主心
根本固者,華實必茂。沐川縣公安局立足實際,以黨建引領夯固基層基建。沐川縣公安局治安大隊教導員張毅談道:“我們利用基層黨建堡壘力量,不斷聚攏民輔警、村義警,帶動群眾共同參與到'沐心警務'的建設中,把黨的領導真正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全過程,動員一切力量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。”
“沐心警務”在黨建引領前提下,以“五個一”工作思路,逐步實現了壯大成型—遵循“派出所主防”的一條主線,立足“一村一警”全覆蓋實體化運行的一個基礎,形成“派出所一責任區警務室一村警一義警一哨長(樓長)”層級管理和考評激勵的一批機制,完善一室兩隊、“天網”、警務室建設、裝備配備的一套保障,達成解決“有人干、有人組織指導干、有人配合協助干”的一個目標。在村警、義警、樓(哨)長等選拔中,優先把思想素質好、群眾基礎好、協調能力好的黨員干部作為選用對象,組成“沐心警務”的骨干框架。聚焦平安哨哨點、樓棟長巡點等重點位置,以單一山灣、樓棟為單元,把黨建陣地直接建設到社會治理的最前線,最大限度地發揮堡壘作用。“沐心警務”賦予參與人員社會治理責任,更好地調動黨員積極性,自發地形成黨員先鋒隊。
“最開始社區民警帶領我們入戶走訪,很多群眾不理解,但當我們一次又一次為群眾送去法治宣傳和民生服務后,群眾漸漸地認可了我們,這個時候我真正感受到黨員帶頭作用就是這么體現的。”樓長羅全希如是說。
楓橋創建筑實心
沐川縣地處樂山市南大門,森林覆蓋率達77.34%,被譽為“天然氧吧”“綠色明珠”和“竹子之鄉”。近年來,沐川縣公安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按照“市縣主戰、派出所主防”理念,堅持“警力跟著民情走、服務跟著民生走”,通過深耕善治不斷激發活力、增強實力、提升戰斗力,構建平安建設大格局,繪就基層治理亮麗“楓警線”。
沐川縣公安局一直致力于把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鎮、矛盾不上交”的“楓橋經驗”與竹鄉民情相結合,經過不斷摸索、交流、實踐,讓“竹鄉楓葉”遍地紅,形成了“沐心警務”的精神內涵。無論是矛盾糾紛的就地化解,還是推動基層法治建設,都需要為群眾參與社會治理打通多種渠道,“沐心警務”充分發揮觸角作用,樓(哨)長每日了解情況、參與防范,采取“串門入戶”“農村壩壩茶”等形式充分掌握社情民意,實現網格化、精細化、信息化的融合發力,就地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工作。
“我的自行車在裕和大酒店門口被人打壞了。”聯勤警務站接到群眾報警后,值班民警立即調取監控,并開展巡邏查找。不到20分鐘,聯勤警務站通過研判鎖定人員,巡邏民警迅速找到了嫌疑人。
2023年初,沐川縣公安局在樂山市率先建成運行中心城區聯勤警務站,集指揮調度、應急處突、巡邏防范、便民服務、矛盾化解等多重職能于一體,整合公安、義警、網格員等多種力量,打造應急處置的“前哨站”,服務群眾的“溫馨港”,實現5分鐘內可達城區任何地點,提供24小時戶籍自助辦證、法治宣傳、便民服務等,真正打造“楓橋式”站點,實實在在地解決“平安問題”。
近年來,聯勤警務站屯警3900余人次,執行巡邏任務980余次,處置突發事件8起,調處矛盾糾紛36起,提供便民服務、解決群眾困難131次,縣域無“兩搶”案件發生。
主動警務暖人心
在沐川縣城區,老舊小區多、矛盾糾紛多、治安亂點多。而在鄉村,村民們主要在山灣聚居,村莊里“空心化”現象較為嚴重。沐川縣公安局結合城鄉實際,深化主動警務,創新“小區警務”“山灣平安哨”機制,打造城鄉基層治理最小防控單元。
在城鎮創新“小區警務”,從每個小區單元樓選拔樓長2名,社區民警率樓長、網格員等社會力量開展小區警務和基層治理,讓樓長成為“警民聯系信息員、政策法規宣傳員、安全防范巡查員、矛盾糾紛調解員、物業服務協調員”。
今年6月21日,沐川縣沐溪鎮大千百匯小區3棟樓長吳垚汶接到小區業主反映稱,紅巖巷沿街夜宵店存在噪音擾民情況。吳垚汶立即向社區民警上報,社區民警帶領樓長逐家走訪宣傳,消除了噪音擾民現象。今年以來,樓長協調物業解決居民反映問題56個,調解居民糾紛43起,收集辦理社情民意25條,警民、居民關系更加融洽。
“自從有了樓長,平時很多像這樣的小矛盾、小糾紛、小問題,在小區、社區內部就得到了解決。”梨園社區支部書記孫燕說。
在農村,沐川縣公安局推行“山灣平安哨”,結合農村以山灣聚居的實際,以一個山灣劃定一個基礎防控單元,每個防控單元建立1至2個組織哨,設立1個集結點,其余每戶建立一個求援哨。組織哨、求援哨以不同哨聲區分,能夠有效預防和制止“盜搶”等刑事治安案件,及時發出自然災害緊急避險通知,固化農村互援機制。
今年7月14日14時許,沐川縣沐溪鎮茨灣村一名83歲鄧姓老人走失,家屬發現后吹響求援哨,哨長迅速核實情況后,一方面通過“山灣平安哨App”上報村警黃安武求助,一方面吹響組織哨集結村民。村警接報后,迅速報告責任區民警,同時指導村民結隊尋找,通過“山灣平安哨App”啟動視頻連線,確保信息互通和搜尋隊員安全。責任區民警通過“天網”、“雪亮工程”等視頻監控追蹤軌跡、指揮搜索,在當日19時許便將走失老人安全找回。
“自從有了平安哨,我們這些留在村里的人更加團結互助了,誰有困難大家都來幫忙,村里更加和諧了,大家也感覺更安全了。”鄧姓老人的兒媳說。
預防警務換真心
“在沐川縣沐溪鎮茨灣村6組,這里有糾紛。”村民撥通了派出所的值班電話。
民警接警后,第一時間通知茨灣村警務助理張軍先期處置。原來是馮家兩父子因家庭瑣事發生爭執,經警務助理會同村組干部現場調解,僅半小時就妥善處理了。
“不管是嚴冬還是酷暑,經常能看到警務助理巡邏、走訪,非常辛苦。”沐川縣底堡鄉龍沱村5組組長曾忠華說道。
近年來,沐川縣公安局有序推進鄉鎮警務室、“一村一警”“竹鄉義警”建設,實現農村警務“三個全覆蓋”,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。
“責任區警務”全覆蓋。為切實解決無派出所鄉鎮警務陣地建設和村警、義警隊伍管理問題,沐川縣已完成13個鄉鎮責任區警務室全覆蓋運行。責任區警務室實行“1+2+N”警務運行模式,重點圍繞“矛盾化解、重點防控、信息采集、服務群眾”開展工作,真正做到重心下移、警力下沉、保障下傾、陣地前移。
“一村一警”全覆蓋。2019年以來,沐川縣公安局根據工作實際,按照“兼職試點+專職優化+全面鋪開”工作理念,在樂山市率先推動構建“黨政統攬、公安指導、鄉鎮管理”的“一村一警”工作格局。爭取政府全額保障,實現129個行政村“一村一警”全覆蓋,村警進入村委會班子,促進基層警務工作與基組織體系深度融合,讓群眾看見“家門口的警察”。近年來,村警調解矛盾糾紛328起,提供案件線索34件,協助抓獲在逃人員9名,開展反詐、安全等宣傳612次,服務群眾3272人次,全縣農村地區電詐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53.85%。
“竹鄉義警”全覆蓋。依托13個鄉鎮及相關行業,創新建立15支800余人的“竹鄉義警”隊伍,在責任區民警指導下,細化義警隊伍運行機制,平時利用人熟、地熟、事熟的優勢,開展信息收集、入戶走訪、咨詢解答、便民服務等活動,重要時間節點集結隊伍協助公安機關開展街面巡防、應急處置等工作。
今年7月7日1時許,正值開展夏季治安打擊整治“巡查宣防”集中統一行動期間,沐川縣公安局沐溪派出所接到一小吃店店主報警,稱手機被盜。接警后,沐溪派出所綜合指揮室一方面查找嫌疑人軌跡、確定人員身份,一方面指揮巡邏民警、義警隊員循線追蹤。在民警、義警的通力協作下,僅用不到20分鐘便將嫌疑人陳某抓獲。
近年來,“竹鄉義警”參與巡邏防控52次2360余人次,開展便民服務1230余人次,人民群眾獲得感、安全感和滿意度持續上升。
心心相守安民心
“太感謝你們了,我還沒有發現摩托車被偷了,你們就幫我找回來了。我接到電話還以為是開玩笑,你們的速度真的是太快了。”近日,一名當事人對民警說。
破案、追贓、退贓,一氣呵成。僅用20個小時,沐川縣公安局沐溪派出所案件辦理隊在綜合指揮室的支撐下,通過警情研判、視頻偵查、數據分析、指揮調度快速偵破了一起流竄盜竊摩托車案,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,找回被盜摩托車3輛,挽回經濟損失2萬余元。
“民有所呼,警有所應;民有所需,警有所為。”如此高的破案效率,得益于沐川縣公安局構建的多維度、立體化圈層防控體系。
夯固“層”。堅持“實兵+數據”“面控+天網”的理念,科學設置實兵防控層和數據封控層。按照圈層封控理念,以“扼守要道、輻射周邊、一站多點”的原則,完成“天網”四期、視覺計算、融合計算等感知源建設,近年來,沐川縣農村入戶盜竊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86.11%,城區入室盜竊案發案率同比下降86.36%。
建成“圈”。通過合理規劃,按照城區周邊、環沐高速口、縣域行政區劃邊界,建成運行“天網”、卡口、智慧檢查站等感知源,同時,在高速路口分別建成4個公安執勤點,初步構建數字偵查、實時預警、精準打擊等模型,實化圈層防控,積極融入環蓉、環樂大圈層。2022年以來,沐川縣街面盜竊案件破案率達100%。(供稿方:沐川縣公安局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