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娃與成都造登上成都艦
37名學生登上成都艦。
軍地共建、城艦共建,因為擁有同一個名字,一艘戰艦和一座城市血脈相連、精神交融。4月22日,人民海軍成立76周年紀念日前夕,海軍成都艦城艦共建活動舉行。
上午8點,成都市級部門和學生群體已在成都艦登艦口排起了長隊。登艦后,記者看到,成都元素滿滿:在成都艦艦艏和干擾彈平臺,大熊貓雕塑格外矚目。艦內會議室墻壁上的山水畫《天府之源》里,青城山、都江堰清晰可見……共建活動中,成都娃上成都艦,成都造上成都艦,處處都能看到成都“切面”。
成都娃上成都艦
“種”下了一個海軍夢
“山那邊的孩子終于來到海這邊,有很多話想對叔叔阿姨講……”艦艇甲板上,龍泉四小學生楊家懿激動地說道,這是他第一次看到現實中的軍艦,對海洋“守護者”有了基本的了解,也“種”下了一個海軍夢。
當天上午,成都市委宣傳部和成都市教育局聯合打造的“思政行且知”實踐課堂在軍艦上進行,來自成都5所學校的37名學生走進成都艦,以赤子之心赴蔚藍之約。
“垂發裝置里裝的是什么?”“垂發裝置里裝的是導彈,可以對海陸空進行打擊。”參觀完軍艦,面對記者的提問,楊家懿和小伙伴羅培洋對答如流。
學生和艦員一起做手工,制作三星堆青銅面具手工制品,成都市語文老師羅婷婷和成都艦四川籍軍官何垚共講思政課……沉浸式課堂、多樣化形態、內陸與深海同頻,艦艇化身流動課堂,成都娃的幸福感逐漸攀升。
成都造上成都艦
出海有“家鄉人”作伴
觀看成都艦宣傳片,與成都艦代表共話家常、親切交談……22日上午,成都市雙擁辦聯動5個市級部門、6個區縣退役軍人局和社會化擁軍組織等單位登艦參觀交流,并攜武侯區北二外北區小學與成都艦簽訂《艦校共建協議》,明確聯合開發“五育融合體驗式國防教育”課程,融入海軍特色技能、艦艇模型展示、海軍禮儀規范等,豐富升級原有校本國防課程。
“考慮到新鮮食品在軍艦上可能不好儲存,我們選擇了相對好儲存且帶有成都特色的茶葉、豆瓣醬、手撕牛肉等農副產品,希望軍艦上的官兵在出海想家時能喝一杯家鄉的茶、菜里添加一勺成都豆瓣,能夠感受到家鄉人民與艦隊官兵一直在一起。”登艦的市農業農村局代表李定霏說道。
對于城艦共建的理解,成都艦相關負責人表示,艦與城同名是一種特殊的情感紐帶。開展城艦共建活動會更進一步激發全市人民愛黨、愛國、愛軍隊和愛家鄉的熱情,并在這場雙向奔赴中找到更多的精神契合和同頻共振。
來源:成都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