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貢市大安區多措并舉推進糧食生產共繪豐收景
初夏時節,自貢市大安區廣袤的田野上,金黃與碧綠交織,一幅生機盎然的豐收畫卷正徐徐展開。作為承擔“天府糧倉·百縣千片”建設任務的縣(市、區)之一,大安區始終把糧食安全作為“三農”工作的重中之重,通過強化組織領導、加大政策扶持、推廣科技應用、創新種植模式等多項舉措,扎實推進糧油生產,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大安力量。
大安區成立農業生產指導小組,深入各鎮(街道)開展抗旱保水、春耕備耕等指導工作,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。通過召開糧食生產工作部署會,將2025年糧食生產目標細化分解至鎮村,確保全區32.4萬畝糧食種植面積和11.61萬噸產量目標有序推進。
在科技支撐方面,大安區積極探索“一地多收”模式,推廣“稻蝦輪作”“稻蛙共生”等綜合種養模式,打造“千斤糧萬元錢”示范樣板。實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,實現“玉米不減產,多收一季豆”的目標。2025年,全區預計投入種糧補貼和項目資金3000余萬元,惠及近7萬農戶。
大安區積極調整農業結構,與郎酒集團簽訂訂單協議,發展釀酒高粱種植。通過“核心示范、輻射帶動”模式,建立近2萬畝高粱種植基地,預計收購量達3000噸,覆蓋6鎮13村,訂單收購價達3.75元/斤,預計畝產值2000元,有效帶動農戶增收。
在小麥生產方面,大安區打造200余畝全程機械化示范片,推廣科學種植技術,預計示范片內小麥產量達400公斤以上,同比增長21.4%。同時,開展小麥品種篩選試驗,預計篩選出4個專用品種,提升小麥綜合效益。在油菜生產方面,依托“天府菜油”產業融合發展項目,按照“四統一”模式推進油菜種植。實施病蟲害統防統治1萬余畝,有效保障油菜生產。通過“三集中”模式強化技術指導,幫助種植戶提高生產管理水平。
大安區全面落實國家糧食補貼政策,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。2024—2025年,全區共發放小麥種子3.45噸、肥料7.425噸,提供社會化服務約1000畝次,投入資金10萬余元用于小麥種植,有效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。
當前,大安區油菜、小麥即將迎來豐收,田野上金黃一片,洋溢著豐收的喜悅。全區上下將繼續以“糧安天下”為己任,堅持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,持續推進糧油生產高質量發展,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。通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舉措,大安區正朝著糧油生產現代化、規模化、效益化的方向穩步邁進,一幅農業強、農村美、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這片沃土上徐徐展開。(供稿方 自貢市大安區委宣傳部 吳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