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員上岸|川北醫學院醫學影像學本科生黨支部13名黨員畢業生一戰成“碩”
四月的川北醫學院滿眼蒼翠,捷報頻傳,醫學影像學本科生黨支部13名畢業生黨員全員報考,全員上岸、一戰成“碩”!作為國家特色專業的醫學影像學為什么在考研中取得這般硬核成績?“黨建紅”與“醫學藍”交相輝映,結出育人碩果。
醫學影像學本科生黨支部共有44名黨員,其中3名教師黨員,學生黨員來自大三、大四、大五3個年級的醫學影像學專業。參加考研的13名黨員是2020級的大五學生,今年本科畢業。
政治引領:
組織生活會上熱門的“紅色寶典”
“要說秘訣呢?我們支部的政治引領還真有一部‘紅色寶典’,”醫學影像學本科生黨支部書記鐘齊鶴老師表示,“紅色寶典”是醫學影像專業學生黨員在考研備考期間自主整理的特色學習資料,以近五年真題高頻考點為核心,系統歸納影像鑒別診斷要點,臨床場景標注和易錯點提示。
去年冬天備考關鍵期,鐘齊鶴發現學生黨員黃穎坪總是最后一個離開學院自習室。黃穎坪在南充實習,一邊要完成實習單位的工作任務,一邊還得緊張備考,為提高備考效率,每晚下班后,從實習的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回到學校。無意中,鐘齊鶴看到黃穎坪正用紅筆在《醫學影像診斷學》教材上密密麻麻標注考點,手邊還攤著自制的“重難點思維導圖”。這套學習資料在支部組織生活會分享推廣,大家親切稱為“紅色寶典”,成為“每周集體復盤”的重要工具。這不僅提升了黨支部成員的學習效率,更形成了“黨建帶動學業、黨員引領學風”的示范效應。
每年為黨員過“政治生日”時,鐘齊鶴老師都會手寫賀卡附上專業學習建議。周瑤同學收到了這樣一張便簽:“記得你在主題黨日發言時說‘要像分辨病灶一樣明辨是非’,現在你正用每天14小時的學習踐行著誓言。”這張卡片,周瑤一直夾在考研英語單詞書里,成了她的精神支柱。
今年3月復試季,為緩解大家異地應試的壓力,支部通過線上會議召開“模擬復試組織生活會”。黨員們輪流扮演考官和考生,從專業英語問答到思政考核,互相打磨臨場表現。徐孟洋同學在參加某985院校面試時,恰被問到“如何理解新時代醫學生的社會責任”,她現場分享了支部在社區開展醫學影像科普的經歷,獲得考官高度評價。
硬核動力:
共建支部博士教師的榜樣力量
說起全員上岸的另一大“動力”,醫學影像學院黨委書記夏榕介紹,學院創造性地成立了科技創新教師黨支部,緊密結合國家創新科技發展戰略,以黨建引領促進教師科創能力提升,引導跨學科科研團隊協作攻堅科研項目。
醫學影像學本科生黨支部以學生為主,科技創新黨支部以教學科研骨干為主,兩個支部融合共建促發展,以“紅影”黨建品牌為軸心,構建“八大影”育人平臺,一群以博士為主的科研團隊硬核支持,學生考研和優質就業有了源源不斷的硬核動力。
科技創新教師黨支部的李睿是一名40歲的醫學影像學博士后,本碩就讀于川北醫學院,博士就讀四川大學,在北京協和醫院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工作。作為研究生導師和本科生科任教師,李睿結合自己的切身經歷,多次為備研的學生進行輔導,面上的講座+點上的“小灶”,細致、深入,向學生全方位傳授專業知識和備考技巧。
對于組織的支持,學生黨員黃穎坪感悟最深,教師支部多次為他們備考開展理論學習、強化精神動力、組織經驗分享、共享備考資源等,多次模擬復試面試。“在參與黨建活動過程中,我深刻體會到‘堅持’和‘奮斗’的意義,領悟了‘功成不必在我,功成必定有我’的擔當精神,這種信念讓我在備考瓶頸期保持定力,艱難時刻絕不放棄,最終實現目標。”(供稿方:川北醫學院)